2018高考語文《考試大綱》及策略提醒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近日,《201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》(以下簡稱《考試大綱》)正式公布?!犊荚嚧缶V》是高考命題的規范性文件和標準,是考試評價、復習備考的依據;《考試大綱》明確了高考的性質和功能,規定了考試內容與形式,對指導高考內容改革、規范高考命題都有重要意義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8年,我省高考將繼續使用全國卷。那么,與往年相比,高考的考查要求有哪些變化?師生們又應該如何科學應對?相關專家為大家權威解讀2018年考試大綱,希望對教師教學和考生備考有所幫助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語文:三大變化需注意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解讀專家:《考試大綱》語文學科部分與2017年考試大綱幾乎一樣,只有三處措辭上有細微的調整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、哪些地方有變化?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、關于能力層次要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《2017年考試大綱》C。分析綜合:指分解剖析和歸納整合,是在識記和理解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層級。要求能夠篩選材料中的信息,分解剖析、歸納整合相關現象和問題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《2018年考試大綱》C。分析綜合:指分解剖析和歸納整合,是在識記和理解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層級。要求能夠篩選材料中的信息,分解剖析相關現象和問題,并予以歸納整合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●將“歸納整合”作為整體概念提出來,有強化的意味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、關于考試范圍與要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學類文本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《2017年考試大綱》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《2018年考試大綱》理解文中重要詞語的含義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●把“概念”變成“詞語”,更符合文學類文本的特點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、關于寫作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《2017年考試大綱》⑶有文采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用詞貼切,句式靈活,善于運用修辭手法,文句有表現力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《2018年考試大綱》⑶有文采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用語貼切,句式靈活,善于運用修辭手法,文句有表現力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●“用詞貼切”變成了“用語貼切”,對學生語言表達綜合能力的要求更高一點,表述也更科學一點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、應該如何應對?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省高三語文教學要堅持既定的教學計劃和教學策略,解決實際存在的關鍵問題,切切實實補好短板,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、論述類文本閱讀教學,強調信息加工與邏輯推理訓練,不走生硬分類與簡單比對的老路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、文學類文本閱讀教學,著重抓微型小說和散文的體式特點,做實做好具體的鑒賞評價指導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、古代詩歌閱讀教學,重視學生鑒賞的歷練和積累,提倡鑒賞短文的寫作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、語言文字運用教學,要以語言積累為基礎,強調“正確、熟練、有效”,練習要重視情境任務的實踐性和典型性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、寫作教學,要積極運用“審辯思維”發展“深刻性”和“豐富性”,積極運用“批創思維”發展“新穎性”和“創造性”,不猜題,不押題,謹防套作和宿構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、認真研讀2018年全國高考語文學科《考試說明》,必須做到平時訓練將相關題型一一落實到位,特別是要強化冷僻題型的訓練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編輯整理:武漢龍門尚學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聯系我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報名咨詢: 柳老師 15527095332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龍門尚學簡介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龍門尚學教育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     武漢龍門尚學是上市公司龍門教育(股票代碼:838830)旗下中小學校外教育高端品牌,專注中小學個性化教學。課程服務包含精品一對一、精品班組課、中高考全托沖刺。堅持能力至上的教學理念,按照龍門3A高效學習系統,致力于幫助學生改善學習方法,培養學習習慣,以學習能力提升促進考試成績提高。 龍門尚學采用名師合伙人機制搭建名師聯盟,并推出尚學云課搭建O2O混合式學習平臺,實現優質教育資源、名師課程共享。目前在武漢地區有13個校區,分別為江夏校區、光谷校區、水果湖校區、取水樓校區、徐東校區、胭脂路校區、南湖校區、青山校區、吳家山校區、永清校區、崇仁路校區、鐘家村校區、中南校區,基本覆蓋武漢主要區域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聯系我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報名咨詢: 柳老師 15527095332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對一教學環境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線報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電話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短信